土木工程学院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土木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基本能力,能够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及咨询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现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从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看,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学院已建设固体力学、建筑材料、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等实验室,其中结构实验室依托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共用。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4500余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设备近1500多万。学校和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将尽快建设流体力学实验室,水工结构实验室和计算机CAD实验室(机房)等,为学院在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等方面取得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贵州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土木工程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学院将适应时代发展,积极进行自身调整与革新,为我省和全国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受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与管理、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结构、结构抗震、深基础及山区地基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到建筑系统所属单位、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开发公司等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道路工程规划与选型、建筑材料、结构分析、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施工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进行交通土建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勘测设计、隧道工程,以及道路交叉枢纽设计,桥梁结构检验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道路、桥梁、隧道、路基路面、市政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专业(小城镇建设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富有创新精神的城镇建设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应具备城镇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建设与管理、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部门从事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区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城镇市政工程,并能参与城镇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综合规划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与管理、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结构、结构抗震、深基础及山区地基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城镇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工作;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的规划设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城镇开发和市政等服务机构咨询、设计和管理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专业(职教师资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师范教师。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既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受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教师素质训练。又具有从事土木工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与管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微格教学法等。
就业方向:既可以到建筑系统所属单位、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开发公司等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又可以到各中等职业及高等职业院校,从事土木工程类职业教育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教育学)学士